几年来,“一带一路”的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成果丰厚。今年以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7“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的举办更是将“一带一路”各国紧密联系起来,也给我国企业布局海外市场提供了新机遇。在“一带一路”带来的新机遇下,我国汽车业加快了“走出去”步伐。但是,“一带一路”不是万能灵药,我国车企在“走出去”过程中还有很多待解难题,尤其是涉及汽车产品质量、品牌实力等方面的问题,还需我国车企靠自身能力的提升来解决。
“一带一路”提供“走出去”大平台
“吉利之所以能打败众多跨国车企成功收购沃尔沃,我认为正是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政策带来的便利。”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表示,“一带一路”为我国车企“走出去”创造了很好的营商环境。宝腾之所以选择与吉利合作,除了吉利本身的实力外,他们更看重的是中国市场,看好“一带一路”带来的商机。吉利成功收购宝腾无疑是当前我国车企借助“一带一路”政策“走出去”的最佳案例。李书福表示,借助“一带一路”的力量,在马来西亚市场复兴宝腾的同时,吉利还会将这一品牌推向更广阔的东南亚、南亚市场,以寻求更多的发展可能。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汽车‘走出去’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车企可以尝试直接贸易出口之外的多种模式,包括海外设厂、合资合作等,在‘一带一路’框架内,通过探索各种模式,将‘走出去’视角延伸得更广。
因地制宜提升产品适应性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些国家本土的汽车工业大多并不发达,车辆多依赖进口,在我国汽车产品进入之前,这些国家的市场多被日系、美系车占据,车辆售价居高不下,让很多民众难有能力购买轿车产品,我国自主品牌轿车进入当地市场后,便宜的价格让很多人实现了轿车梦,但是,质量不佳也成为他们对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最深印象,而这也是我国自主品牌在这些市场进一步深耕的最大障碍。
针对产品质量问题,我国自主汽车产品在国外市场上的表现的确与日韩等成熟汽车品牌还有一些差距。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制造水平还有欠缺,另一方面是因为以往我国自主车企只注重整车产品的出口,并没有针对出口目的国的气候、使用条件做适用性开发,让车辆在当地市场出现了“水土不服”,这是我国自主汽车产品在海外市场口碑欠佳的最重要原因。日系车企针对出口市场会有一些适应性调整,如他们会推出中东版车型、东南亚版车型等,这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今后‘走出去’需要提升的地方。近年来,随着我国自主汽车制造能力和设计水平的提升,我国自主汽车品牌在海外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但汽车作为一种依赖售后服务的消费品,不仅需要保障出厂时的质量,还需要做好售后服务。我国汽车产品在出口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售后服务,这是我们在海外市场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抱团取暖”形成品牌竞争力
当前,“一带一路”合作框架内正在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些政策、措施的推进为包括车企在内的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寻求更好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将为我国车企“走出去”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探索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汽车产业有很大创新空间,可以探索多种发展路径,包括产品本身和商业模式。
对于车企“走出去”可以探索多种发展路径的说法,一带一路”为我国车企“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借助政策优势,我国车企可以尝试更多“走出去”的可能性。如“抱团取暖”,打“组合拳”,形成体系等。“体系强大了,也就能更好地发展了。除了“抱团取暖”,还可分类发展,我国客车产品质量领先全球,重卡产品拥有较强实力,轻卡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这是我国汽车产业本身具有的优势,因此,我国汽车产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这些产品进行分类发展。
另外,产品质量与供应链体系密不可分,供应链体系的打造可以保证企业海外投资的质量。随着我国汽车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体系能力的增强,整车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供应链体系的打造,尤其要做好核心零部件的管控,建立与配套商的密切联系。